昨天晚上跟同行小吳喝茶聊天,“這幾年螺絲加工越來越不好做了,辛辛苦苦一年365天天從早忙到晚,利潤率只有5%左右,還不如余額寶等產品。”小吳是資深的螺絲加工行業人士,在螺絲加工行業從業有10年以上,前年自購買設備辦廠。到現在再不想投錢買多功位設備來擴大規模。與小吳一樣,東莞地區很多小微螺絲加工廠老板都不愿意擴大產能強。一方面,人員不好招,家族人手有限,增加機器設備出現無人操作現象,另一方面,螺絲加工行業利潤越來越單;員人難管理,工資高,頻繁跳槽。還有一方面成本上升,競爭壓力大,房租上漲,材料上漲,同質化嚴重,相互價格大戰。
小吳多次說過:再這樣下去,他還不如去別人那里打工,只是投入了這么多機器設備,如果不干,那連老本都搭進去。我聽過后心情很沉重,制造加工業乃中國的脊梁,要研發、生產科技領先的、質量一流的先進工業產品都離不螺絲。一個國家的經濟興衰,取決于國內實體企業的興衰,連這個根本螺絲都丟了怎么去跟別人國家竟爭?這里面有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。但是我們部分螺絲加工廠就不該反省企嗎?用的是10年前別人淘汰的技術來生產。支付現在的工人工資和物價飛漲再加上人民幣貶值等原因,能支撐下出已經很不錯了,要是出口企業早就倒了,所以加工廠要發展還是要在螺絲加工技術創新方面找出路。
|